为深化课堂理论向实践应用的创造性转化,探索文化传承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新范式,2025年4月23日,广告学院领导、老师以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走进天津意式风情区,通过现场沉浸式观察体验,感受天津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化都市的交融之美,开启《场景创意》文化传承与创意实践的新探索。
天津意式风情街,作为近代中国唯一的意大利租界,以五经路、博爱道、胜利路、建国道四条道路合围而成,宛如一方凝固的历史画卷。漫步其间,马可·波罗、但丁、罗丹等意大利不同历史时期杰出代表人物的雕塑静静伫立,仿佛在诉说着跨越时空的艺术故事。这里曾是众多中国政界、文化界名人的生活居所,曹禺、汤玉麟、华世奎、袁世凯等历史名人的足迹,为这片区域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内涵。红瓦黄墙的欧式建筑,搭配充满烟火气的现代商铺,古老与新潮在此完美碰撞,成为学生们探寻灵感的天然课堂。

在研学活动中,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化身“文化探索者”与“创意设计师”,穿梭于街区的街巷之中。他们时而驻足凝视建筑精美的雕花装饰与独特线条,在感受历史韵味的同时,以专业的视角捕捉记录下每一处细节和创作灵感;时而围坐讨论,交流对历史文化与场景创意的独特见解。同学们以意风区内马可・波罗广场雕塑、但丁雕像等4处标志性雕塑为核心元素,充分运用课堂所学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知识,结合虚拟现实、3D建模等技术,展开数字化场景创意设计,将历史名人故事融入场景,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或尝试通过光影特效,重现意风区昔日繁华盛景。
此次“行走的专业课堂”实现了三重突破:一是打破教室围墙,让文化遗产成为最生动的教材;二是促进学科交叉,使数字媒体技术成为文化传承的新载体;三是深化课程思政,在场景创意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参加实践研学的学生表示:将《场景创意》开到意式风情区,让我们在真实的历史画面和场景中寻找创作的支点和灵感,拉近了专业与实际的距离,激发我们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体验到广告创意工作文化传承的意义与责任,这样的课我们喜欢。
未来,广告学院将持续拓展“行走的专业课堂”的版图,走进更多历史街区、展馆,让学生在文化浸润与专业实践中不断成长,为文化传承与创意设计注入更多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