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广告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科研方向标 — 正文
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加快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应用,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建设内容和要求。可以从破解数字技术局限、增强院校师资力量、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强化师生数字素养方面建构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路径。

  一、破解数字技术局限,筑牢职业教育基座

  数字技术在未来教育领域潜力巨大,其不仅是大数据或人工智能的新实体,而且是一系列新兴技术的总称。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已初见成效,但目前技术阻碍依然是限制职业教育数字化全面转型的现实问题,因此,需要加大研发力度,突破技术瓶颈。

  一是完善高等职业院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传统基础设施不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呈现深度学习、自主控制、人机交互等特点,这赋予机器设备更强大的学习、识别、计算和协作能力。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完善职业教育数字化变革的基础技术,保障网络稳定性、信号强度、网络速度等,有序推进5G、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升级教学多媒体、头戴式显示器等数字化教育设备和工具。

  二是攻坚高等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核心技术。由政府牵头,科研机构、研发企业以及高等院校联合形成科研小组,在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方面及早推进研发。这就需要成立国家级研发机构,加大资金和人才的投入,提升科研人员待遇,吸引高技术人才加入数字科技的研发过程,重点攻坚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3D环境生成、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核心技术,为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三是加快数字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数字技术发展推动各领域全面数字化进程,高等职业院校要抓住数字化发展的机遇,引入现代化设备应用于教学,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借助数字化技术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培育产教融合新模式,借助虚拟空间技术为学生展示企业运行状态,在虚实结合的实践中提升动手能力,提前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全过程融合。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基础

  一是吸引和留住人才,改善职业教育教师待遇,建立保障机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依赖于人,应采取综合措施,切实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为他们创造光明稳定的职业前景。职业院校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工作绩效的总量和比例,鼓励教师借助数字技术创新教育方式,探索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是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数字化能力。教师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主体,数字化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在职业教育教师职后培训中,应加强数字化实践培训,增加数字设备操作、数字资源获取、网络在线编程、应用数字化工具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等培训内容。数字化背景下,教师的数据分析、教学设计、课程评估等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水平,良好的数字能力促使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是实践教学,教师应该积极尝试数字化教学方式,借助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设备实现自适应教育、个性教育、虚拟教育等,提高教学质量。

  三、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保障

数字化转型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教育体验,但也会造成易受攻击的网络环境,带来更多的安全威胁。因此,院校需要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实现数字化时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加强网络工作管理。及时进行软件更新,为确保信息资料安全,需要定时备份,强化网络防范,保障计算机系统保持在稳定安全运转的状态。实现数字化背景下的信息安全,需要高等职业院校转变管理模式,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从单向治理向协同治理转型,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型,从而重新设计职业院校管理和服务流程,创新信息管理和服务模式。

  二是保护师生个人隐私。数字技术去中心化使得数据交流更加频繁,共享更加广泛,高等职业院校应当加强信息伦理建设,保护师生信息安全,避免由于对师生模态数据的多维度采集和深度化使用可能带来的信息滥用、隐私泄露和数据非法流通的风险。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数据的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字技术带来的个人数据隐私安全问题。

  三是加强数字平台道德建设,强化法律约束。要建立良好的伦理道德意识,保护师生数字平台用户的个人信息,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服务。履行数字平台的审批备案义务,平台在为职业院校提供数字化服务之前,必须通过法律认证和经营许可,对平台信息、服务类型、服务形式等进行备案。

  四、提高师生数字素养,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师的数字素养对数字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应将数字素养水平作为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通过举办教育讲座、数字化学术沙龙、专家工作坊等活动,促进教师数字化教学理念与能力提升,改善在职教师的数字素养。同时,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数字化培训,从数字化内容创作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教学实践能力、交流协作能力、风险评估能力、信息安全能力等方面,提升新入职教师的数字素养。引入数字化程序帮助教师设计教学大纲,举办专业培训研讨会,使教师深入了解如何在课堂上使用数字化设备,并对现有授课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培养教师的数字技术融合能力。

  学生的数字素养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为提高教育质量并与具有数字素养的教师协调,学生也应接受必要的数字素养培训,以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教学模式。例如,培养学生通识素养,提升学生正确认知、收集和获取数字信息的能力等;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提升学生数据交流和沟通能力、数据分析和评价能力、保护数字安全能力等;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提升学生解决数字问题能力、数字品德和价值观塑造能力等;开设数字素养培训课程,依托课堂教育、课外实践、产教融合实验基地等,开发一系列有助于提升数字素养的教育课程。此外,要加强数字伦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字技术,识别虚假信息,避免将数字技术用于非法领域,提升个人科技素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

  数字教学资源研究院(The Establishment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致力于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在信息化、智慧化、智能化、数字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改革与发展的专业教研机构。该研究院以严谨的教学研究为基础,致力于实现并不断拓展数字教学资源研究的最大价值。

  研究院汇聚了院委会、顾问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智慧,专注于研究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变革所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构建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平台,系统地开展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深入挖掘职业教育数字化理论。研究院还设立了专家智库和九大研究室,坚持重塑职业教育数字资源标准,加速职业教育数字资源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孵化优质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这些努力旨在支持和促进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进步。

  元颗粒教育科技,总部位于北京,是追求国际化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与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生态型数字化公司,是数字教学资源研究院的组织和发起单位。作为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教师活动)职业教育专项技术支持单位,我们自主研发了一个集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校园和智慧管理于一体的职业教育数字化应用平台——数字教材创作应用系统。该平台充分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教材的智能编写、智能推荐和智能评估功能。同时,它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颗粒化数字教学资源,支持在线教研、备课、教学和评测等服务,促进了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常态化和深层次应用。此外,该平台还支撑学校在职业教育应用场景中进行创新,实现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数字资源的备案、流动、评价、调整的全链条管理,助力我国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自2025年1月2日 知乎

地址: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雅观路23号
邮编:300350 电话:(022)58203937
 
版权所有©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津ICP备13002345号    津教备0152        网站管理:广告学院